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1:42:52   浏览:962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2号)精神,现对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改革后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征收和管理范围的通知》(国税发〔1995〕023号)的规定,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和直接管理的94户国有重点煤矿,以及原随煤矿一起上收为煤矿服务的地质勘探、煤矿设计、基建施工、机械制造、科研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
以下称煤炭企业)后,其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二、从1998年8月1日起,下放煤炭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含累计欠缴所得税),按规定就地缴入地方金库。下放煤炭企业名单按照财政部、国家煤炭工业局《关于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财务关系下放地方管理的通知》(财经字〔1998〕39号)掌握。
三、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煤炭企业下放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交接过程中,应主动加强联系、积极协作,共同作好交接工作。



1998年9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组织部、监察厅(局)、人事厅(局)、审计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各企业和金融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现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七月八日



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纪委等部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1999〕20号文件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16号)、《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和其它有关规定,就当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是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保证。经过有关各方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审计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的要求,全面推进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积极开展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建设,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要加强协调、科学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引向深入,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原则是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审计机关应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运用审计手段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关应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地区)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的审计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实施。各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委托同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单位(部门)党委(党组)管理的行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单位(部门)的组织(人事)部门委托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当经济责任审计的管辖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管辖不一致时,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应移交有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管辖关系的审计机关进行,或经有管辖权的审计机关认可由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机关直接进行。

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应统一协调,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有重点地确定审计项目。

每年年底前,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组织(纪检、监察、人事)部门提出的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建议,与审计机关充分协商后,拟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草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经联席会议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同意后,列入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计划。

组织部门根据确定的审计工作计划以书面形式委托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遇有特殊情况确需调增审计项目的,组织部门应与审计机关充分协商,并经本级党委、政府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五、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实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实施。组织(人事)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内适当安排任中审计。审计机关也可以经组织(人事)部门授权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内分期实施。

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与现行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避免重复监督。审计机关应统筹安排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尽量做到一次审计满足多种需要,并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注意收集和保存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料。审计机关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充分利用以前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结果,已进行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年度,除进行必要的补充审计和取证外,一般不重复审计。

审计机关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参考、利用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资料和审计结果。审计机关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可以组织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承担具体审计事项。

六、审计机关应根据审计要求做好审前调查工作,认真了解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有关的情况,听取纪检、组织、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的意见,收集相关材料。纪检、组织、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应及时将了解和掌握的有关被审计的领导干部的相关情况告知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应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应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要求、审计组织、审计方式、延伸审计单位、其他审计事项等。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应征求委托部门的意见,并报请本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征得有关方同意。

七、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一)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所在地区)的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有无作假账;(二)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三)有无个人违反决策程序或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情况;(四)个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等。

审查被审计的领导干部遵守廉政规定情况应当围绕其所在单位和分管、关联的单位、项目的财政财务收支中与廉政规定相关的事项进行。审计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了解相关情况,选择其中应重点审核的内容进行审计。

八、审计机关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写实的方式描述审计结果,避免鉴定式的抽象评价。审计评价应明确、具体,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审计评价应紧紧围绕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相关经济责任进行,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不相关的经济责任不评价;(二)审计评价应在审计事项范围内进行,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事项不评价;(三)审计评价应依据审计查明的事实进行,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四)审计评价应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对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不评价;(五)审计评价既要反映被审计的领导干部的问题,又要反映其相关业绩,审计评价应避免相互矛盾。

九、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纪检、组织、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以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组织、人事部门应将审计机关提交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业绩考评和职务任免的参考依据。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列入已建立的干部考核(廉政)档案。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干部管理部门应根据审计结果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进行谈话,通报审计情况。对审计中发现的有违纪行为的领导干部,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以采取适当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公告或进行通报。

纪检、组织、监察、人事等部门应及时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情况反馈给审计机关。



十堰市无偿献血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


十  堰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十政发[2000]3号

市人民政府于印发《十堰市无偿献血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白浪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县级事业单位,各大中型企业,
驻市各单位:
  《十堰市无偿献血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年一月十九日
           

十堰市无偿献血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
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结合我
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市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以下称适龄)的健康公民自愿
献血。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成员、亲友、所在单位职工互助献
血。
  第三条 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及其家庭成员、直系亲属,在医疗用血时可实行优待。
  第四条 市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白浪开发区管委会负责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
的无偿献血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第五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驻市部队、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及居(村)
民委员会(以下统称“单位”)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无偿献血计划,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本辖
区适龄健康公民参加无偿献血。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
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辖区的献血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第七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教育等部门应协同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献血宣传工
作,广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血液和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
疾病的教育,大力开展无偿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第八条 市中心血站、县(市)中心血库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采
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法定机构,各级政府应给予积极扶持和政策优惠。采供血机构必须经
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采供血机构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
件。
  第九条 无偿献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完成年度献血计划的单位,年终考评文明单
位予以优先考虑。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十条 市、县(含县级市,下同)人民政府成立献血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不列入
编制序列),具体领导和组织实施辖区内的献血工作。
  市献血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市中心血站),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兼职人
员,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动员和组织献血;
  (二)制定年度献血计划,督促完成献血任务;
  (三)组织、管理、调配血源;
  (四)发放、管理《公民无偿献血证》;
  (五)审批医疗用血;
  (六)管理“无偿用血储备金”。
  第十一条 各机关、团体、驻市部队、企事业单位、学校及街道办事处应成立无偿献血
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干部,具体组织本系统、本单位的献血工作。

             第三章 献血与采血

  第十二条 市、县献血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本地的医疗临床用血需求量和适龄公民人数拟
订年度献血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至各单位执行。献血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和献血目标责任制。
  第十三条 采供血机构必须免费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
件的不得采集血液。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亳升,两次采集血液的间
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
  第十四条 公民献血免交体检化验费,但经健康检查符合献血条件而拒绝献血的,体验
化验费由受检者负担。
  第十五条 公民无偿献血后由当地献血委员会办公室发给《公民无偿献血证》。
  无偿献血者所在单位可对献血者适当给予交通费、营养费等补助。
  第十六条 采集血液经检测不合格的,采供血机构应及时通知献血者作进一步检查,并
对血液检测结果保密。
  第十七条 公民可参加由所属单位组织的献血,也可直接到指定的采血点献血,其献血
量计入所在单位的年度献血计划。
  已完成年度献血计划的单位,由献血委员会发给完成献血计划证书。
  第十八条 采供血单位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
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采血器材,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第十九条 设立采供血机构的市、县设立无偿用血储备资金。
  无偿用血储备资金来自政府专项拨款、从临床用血收费中按比例提取的资金、单位和个
人的自愿捐赠及其他合法款项。
  第二十条 无偿用血储备资金由当地献血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进入血站会计科目,
专款专用。无偿用血储备资金主要用于:
  (一)按本办法规定对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减免的用血费用;
  (二)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费用;
  (三)本办法规定的对无偿献血的奖励费用。不得将无偿用血储备资金挪作他用。

              第四章 供血与用血

  第二十一条 采供血机构对采集的血液必须按规定标准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
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单位提供。
  血液的检测、分离、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二条 采供血机构必须严格依照省卫生行政部门划定的地域范围,及时向医疗单
位供血。采集的血液多余或者不足时,只能通过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调剂。无偿献血的血液
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第二十三条 医疗单位应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临床用血应当执行输血技术规
范,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积极推行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储备适量的血液,保证急救用血
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医疗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对采供血机构所供血液进行核查。未经核查或
者经核查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不得用于医疗临床。
  第二十五条 为保证临床合理、科学用血,保障无偿献血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公民参加
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实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未经批准,采供血机构不得供血。临床急救用
血可先供后批。
  具体审批管理办法由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度。
  第二十六条 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原则上由就诊医院采集,采集有困难的,由当
地采供血机构予以协助,但必须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第五章 优惠与核销

  第二十七条 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献血一次(200—400毫升),五年内本人用血可享受
献一还三(献200毫升还600毫升)免费优先用血待遇。公民献血量累计达2000亳升者,本人
可享受终生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用血费用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无偿献血证》和医疗
机构用血凭据在市献血办核销。
  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经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在本市就医需用血时,由本市献血委员会
办公室免费提供与所献血液等量的血液。
  无偿献血者在外地就医需用血的,凭就诊医院病情证明、用血申请单副本和结算凭证由
本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核销与其无偿献血量等量血液的费用。
  第二十八条 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在本市就医需用血时,由本市献血委员会办
公室半费供应与其无偿献血等量的血液,超过部分按有关规定供应。
  第二十九条 献血委员会办公室凭患者的有效身份证明,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由本市颁发
的《公民无偿献血证》办理优惠供血手续,用血量在其《公民无偿献血证》上注明。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无偿献血者由卫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第三十一条 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突出贡献的个人,由市、县人民
政府予以奖励。
  第三十二条 无偿献血符合下列条件的,由市、县红十字会申报中国红十字总会批准后
给予相应的奖励:
  (一)献血达二十次的,授予铜质奖章;
  (二)献血达三十次的,授予银质奖章;
  (三)献血达四十次的,授予金质奖章;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
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采集血液的;
  (二)血站、医疗单位出售无偿献血者血液的;
  (三)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第三十四条 血站(中心血库)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集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献血者健康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血站(中心血库)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向医疗单位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
准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
疾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医疗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血液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
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血源严重匮乏时,为满足医疗用血需要,市、县献血委员会办公室可指定
单位组织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第四十条 本办法所称的血液总量为全血的总量。献出或使用成分血时,按卫生行政部
门规定的比例计算其全血总量。
  第四十一条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公民在本市参加献血、用血的,
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十堰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