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等九项规章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20:58:15   浏览:95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等九项规章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等九项规章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6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等九项规章的决定》已经2006年3月7日市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岐山



  二00六年三月十六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等九项规章的决定



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下列九项规章:



  一、《北京市机动车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办法》(2001年5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74号令发布)



  二、《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1993年5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



  三、《北京市实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1995年8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11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



  四、《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执法队职责的规定》(1995年3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3月31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



  五、《北京市非禁放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1986年11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156号文件发布,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



  六、《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展览展销安全保卫工作的暂行规定》(1986年9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125号文件发布)



  七、《关于加强体育场、馆治安秩序管理的规定》(1987年5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办发74号文件发布)



  八、《〈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罚款处罚办法》(1994年12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12月31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



  九、《北京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1995年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8月1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用人单位在经营发生困难时,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常会采取裁减员工的方式,也就是《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的本质还是用人单位与部分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这种解除,不是用人单位与员工的自由协商,也不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所以只需按照正常的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方式解除即可。因此,经济性裁员就更需要有严格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而衡量一个经济性裁员的行为是否合法,就应当用司法审查的标准来衡量。

一、什么叫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要裁员的人数在二十人以上或者虽不足二十人但是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才是经济性裁员,否则用人单位要想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只能采取协商解除甚至是违法解除的办法,一一同被解除人员签订解除协议。

二、经济性裁员的适用条件。与1994年颁布《劳动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包括破产整顿和严重困难相比,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增加了“转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和“客观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两个条件,实际上是对经济性裁员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放宽。破产整顿的情况比较容易界定,但是对于“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进一步指出了需要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事实上大部分地区对于严重困难企业的标准定位模糊甚至是没有,如有的地区出台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并已出现亏损,已采取“停止招工”、“停止加班加点”、“清退劳务性用工”、“降低工资”等全部措施满半年仍然亏损且生产经营状况无明显好转等含糊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操作,因此绝大多数法院在认定困难企业的时候采取了通过公司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的方式来查验是否达到了严重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情形。

三、经济性裁员的程序。司法实践中审查经济性裁员是否符合程序性标准,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2、裁减人员方案是否包含了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实施步骤;3、裁减方案是否根据职工和工会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4、是否报告了劳动行政部门并听取意见;5、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按约支付。6、在裁减人员中是否包含了法律禁止裁减的人员及优先留用的人员。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第4方面和第6方面的问题。对于经济性裁员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的问题,司法中不认为是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只是一种事先告知的行为,但是在司法审查中,如何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了沟通,存在一个举证问题。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经常会采取获得劳动行政部门回函的书面文件方式,这样的文件有利于向职工进行解释说服工作。第6方面中关于优先留用和不得解除的情形,往往容易被用人单位忽视。忽视的原因是,法律规定不得解除的 “危、伤、病、孕、老”人员,往往被用人单位视为“包袱”,容易考虑优先裁减,但是劳动法之所以强制性地保护这些人员,是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困难群体的保护,不至于使得困难群体流向社会,从而让用人单位担负社会责任。

四、经济性裁员的后续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用人单位要为裁减人员开具失业证明,从而使得被裁减人员可以享受政府的一些政策性补贴和优惠;另一个方面是如果用人单位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优先招用被裁减人员。

通过裁减少数的人员,从而使得濒临破产、生产经营亏损严重的企业减低成本,置之死地而后生,避免企业走向破产,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也不失为一个避免损失扩大化的方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裁员必然是对部分劳动者权利的一种侵犯,因此我们更应该严格地适用法律,以使得这部分已经被侵犯权利的劳动者不再受到更大的侵犯。通过牺牲少部分人的权利来为更多的人谋取更多的权利,或许才是经济性裁员的本质和初衷。

作者 李闯 单位: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萍乡市城市门楼牌管理暂行规定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萍府办发〔2005〕1号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城市门楼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萍乡市城市门楼牌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五年二月二日


萍乡市城市门楼牌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门楼牌编制管理是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职责,是实施户籍登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我市门楼牌经常性的管理,严密和完善户籍登记制度,推动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门楼牌,是指城市单位的院落、居(村)民庭院、平房、楼房的法定标志和住址代码。
第三条 门楼牌的设置,必须以市、县政府民政部门颁布的标准地名为依据,体现规划、编制合理、整齐规范、方便管理。
门楼牌的规格、内容、材料、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733.1—1999)《地名标牌 城乡》执行。
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门楼牌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户政管理机构负责门楼牌的设置、编划、制作、安装等管理工作。
民政、建设、城管、质检、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门楼牌种类、规格、式样

第五条 门牌共4种,大号门牌规格为600mm×400mm,中号门牌I规格为360mm×240mm,中号门牌II规格为240mm×160mm,小号门牌规格为150mm×90mm。
第六条 楼号牌规格为900mm×500mm。
第七条 楼牌、门牌为铝质牌,蓝底白边白字;门楼牌上标明 的路、街、巷、村庄、居民小区名称为全称,使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字体为仿宋体,号码使用阿拉伯数字。

第三章 门楼牌的设置

第八条 门楼牌应按以下原则设置:
大号门牌:设置在单位、宿舍大院门口及沿街较大的门头房、商场、宾馆等适宜安装大号门牌的建筑物,其中市区及县(区)主干道设置240mm×160mm的中号门牌为主。
小号门牌:设置在小街小巷、平房院落、居(村)民住房,同一院落 相贯通的附属门。
楼号牌:设置在住宅小区的楼房,和同一区段两座以上的居民楼,属于居民小区楼号牌应标明全称和区段。有院落的楼房,院落门口设置门牌,院内设置楼号牌。

第四章 门楼牌的编划

第九条 门楼牌以当地人民政府或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由地名主管部门公布的街道名称和村、自然村名称为依据设置,做到规划统一,编排合理,整齐美观。
第十条 城市(镇)的门楼牌依据路、街、巷顺序分别编排号码。
第十一条 门牌编排顺序:线状路段(如街、路、巷两侧)原则上从北向南,从西向东编号(遇有待开发改造路段或正在改造的 路段,编排顺序可相反,便于延伸路段编号)。两侧号码:北单南双,西单东双。块状地段(如不规则的散居户)编号从左到右,由前到后。同一进出口的胡同,不分方向,应由入口向里,右侧编单号,左侧编双号。
第十二条 住宅小区和院内楼房的楼号牌应先由北向南,后由东向西的顺序编排。地形复杂的,可本着衔接易查的原则编排。
第十三条 编排街、路、巷门牌时采取不间断编排,即遇无门面或围墙或山体时采取预留号。
城市在建的路、街、巷两侧房屋大门的门牌号码,可以采取零点丈量距离的方法编排,即从路、街、巷的起点位置开始丈量,到单位、住户门口中间位置的米数即为该门牌的号码。丈量时出现的小数,四舍五入,对应编单号实际距离为偶数或应编双号实际距离为奇数时,则向前进一位数字,中间新增的大门,其门牌号码可按上述方法随时编排。
第十四条 无院落的临街楼,如能与其他楼房形成楼群或小区的,按楼群编划楼号,如一座楼或其他楼均临街,应一楼编一个门牌号,再逐门洞编单元号、户次号(在一户口簿中该楼可表述为“××街××”1号楼×单元×号)。
第十五条 一层为经营场地,二层以上为居民住宅的楼房,一层应沿街巷编排门牌号码,二层以上按住宅楼编排门牌号码,二层楼内户号,仍按二层楼编排。

第五章 门楼牌的制作安装及收费

第十六条 由市公安局统一按照(GB17733.1—1999)《地名标牌 城乡》规定的式样、规格和质量标准制作门楼牌。
第十七条 各县(区)公安局(分局)负责确定安装队伍,在门楼牌领回之日起一个月内按以下标准安装完毕,并填写《门牌安装质量验收单》,由县(区)公安局(分局)、公安派出所、安装单位签字,各留存一份以示负责。
大号、中号门牌:原则上安装在面对大门左侧门柱上,门牌下沿距地面2.5米处左右。
小号牌:在面对门框的左上角,如住户是铁门框的可安装在门口墙壁的左上角相应位置。
楼号牌:牌子下沿距地面高度在二楼山墙中间,原则上安装在居民经常出入已形成街道的明显处。
一条街的门牌或一个住宅小区、院落的楼牌,原则上应分别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基本达到整齐统一。
第十八条 门楼牌工本费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按照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物价局《关于收取门楼牌工本费的批复》(赣发改收费字〔2004〕32号)规定收取,不得委托其他单位代收。居民住宅的门楼牌工本费由居民交纳,居民小区的门楼牌由物业管理部门交纳。今后新开发的商住房的门楼牌工本费,由建筑开发商统一交纳。单位家属楼的门楼牌工本费由单位交纳。
第十九条 收取门楼牌工本费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发的收费票据。

第六章 门楼牌的管理及责任追究

第二十条 市公安局对各县(区)门楼牌的编划、安装、收费等项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和业务指导,并对全市情况进行通报,年底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一条 各公安派出所应建立相应的巡视制度,定期对辖区门楼牌设置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漏补缺,保持门楼牌的准确、完整。
第二十二条 门楼牌管理措施不落实造成下列问题的,视情予以通报批评,对违纪行为予以严肃查处,门楼牌管理工作与年终工作考评挂钩。
(一)未按时完成门楼牌安装任务的;
(二)门牌编划、统计、安装不规范,并且不及时进行整改的;
(三)未建立门楼牌的巡视责任制度,查漏补缺不及时,未保持门楼牌的准确、完整的;
(四)乱收费及挪用专项经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