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没收金银首饰时所镶嵌的钻石、玉等如何处理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4:56:41   浏览:826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没收金银首饰时所镶嵌的钻石、玉等如何处理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没收金银首饰时所镶嵌的钻石、玉等如何处理的批复

1957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本年5月20日〔57〕闽法研字第1320号请示收悉。所问问题经我们研究后,答复如下:(一)来文所说的扰乱金融的行为,当是前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第9条第2款规定的情节重大的走私资敌行为。既是走私资敌行为,则金银首饰上所镶嵌的钻石、玉等,也在应予以没收之列,不发生拆开发还物主的问题。(二)私相买卖金银案件中的金银首饰,在没收时,对其中镶有钻石、玉等的,是否应把钻石、玉等拆开发还物主问题,我们意见,须就每一具体案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镶有钻石、玉等附属品的金银首饰没收时,钻石、玉等既系首饰的附属部分,应不发生拆开发还物主的问题。如钻石、玉等宝物首饰稍有金银装嵌,所用金银又很有限,则不能视为金银首饰而予以没收。如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玉等两部分并无显著主从的分别,则可酌将钻石、玉等拆开发还物主。这个问题并无法律原则可作依据,我们也缺乏这类案件的材料,所以上述意见仅供你院参考,仍希你院根据实践经验,决定处理办法。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蓬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加蓬工作的议定书

中国政府 加蓬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蓬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加蓬工作的议定书


(签订日期1975年6月29日 生效日期1977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蓬共和国政府,为了发展两国卫生事业的友好合作关系,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根据加蓬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加方)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中方)同意派遣由二十人左右组成的医疗队(包括译员、厨师和司机等)赴加蓬进行工作。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的任务是与加方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协助加方开展医疗和预防工作(不包括承担法律责任的医疗工作),并把中国医疗实践传授给加蓬人。

  第三条 医疗队以定点和巡回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第四条 医疗队具体工作地点,由中国驻加蓬大使馆同加蓬政府指定的部门共同商定。

  第五条 医疗队工作所需的主要药品和医疗器械由中方无偿提供,并负责运至加方港口,这些药品和医疗器械由医疗队直接保管使用。

  第六条 医疗队赴加蓬及回国所用的旅费,在加蓬工作期间的工资及伙食费用,由中方负担。医疗队在加蓬工作期间所需的住房(包括水、电、家具和卧具)、交通工具及交通费用,由加方负担。

  第七条 中方运往加方供医疗队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品(包括医疗队的生活用品),加方负担各种税款,并负责办理提取手续和在加蓬境内的运输及运输费用。

  第八条 医疗队在加蓬工作期间,加方负责他们应缴纳的一切税款,并为他们提供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

  第九条 医疗队应尊重加蓬的法律和风俗习惯。

  第十条 医疗队人员享有中国政府和加蓬政府规定的假日。

  第十一条 本议定书如有未尽事宜,或在执行中发生异议,应由两国政府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第十二条 本议定书自换文确定的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两年。到期后,如双方无异议,本议定书将自动延长两年。医疗队员轮换由中方自行安排。
  本议定书于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法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注:经双方换文确认,本议定书于一九七七年三月一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加蓬共和国政府代表
  政府代表外交部部长          外交和合作事务部长
   乔  冠  华         科尼吉·奥昆巴·多克瓦策格
    (签字)               (签字)

“中国旅游日”主会场申办规则

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日”主会场申办规则

旅办发【2011】1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

  为使中国旅游日主会场的申办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中国旅游日标志的宣传引导作用,现将《中国旅游日主会场申办规则》和《中国旅游日标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中国旅游日主会场申办规则》
   2.《中国旅游日标志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中国旅游日”主会场申办规则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旅游日”主会场主题活动(以下简称“主会场活动”)的管理,规范主会场活动的申办程序,制定本规则。
一、总则
第一条 举办“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的宗旨: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传承文化、提升素质、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支持旅游、推动旅游的良好氛围,树立中国旅游大国的形象。
第二条 主会场活动每年5月19日举行。主会场采用申办方式确定承办地。
第三条 主会场活动需由承办地围绕“中国旅游日”年度主题开展活动。其他各地也应围绕当年主题,结合本地特点同时开展相应活动。
第四条 年度主题由国家旅游局确定,并在当年一季度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国旅游日”工作的通知》中公布。
第五条 旅游日年度主题的确定,要体现教育性、导向性、创新性、参与性;可结合当前国内形势、旅游发展和人民需求;可结合当年度旅游主题、世界旅游日主题,及重要纪念活动;可结合主办地特点。
第六条 主会场活动的开展,应本着发挥各个部门的广泛参与、惠及百姓民生、突出年度主题、因地制宜、节俭高效等原则。
二、组织机构
第七条 主会场活动的主办方为国家旅游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承办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承办地人民政府。
第八条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负责“中国旅游日”具体工作。
主会场承办地确定后,成立“××××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组委会”,由主办方、承办方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主会场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三、申办条件
第九条 主会场活动的申办单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只能有一个承办地,承办地可放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任何有举办主会场活动能力的城市。
第十条 申办理由需与当地实际旅游资源相结合,并契合“中国旅游日”的总体理念和“爱旅游、爱生活”的口号。
第十一条 承办地应具有成功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
第十二条 承办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接待环境良好,交通便利,有能够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等。
第十三条 承办地有充分的财政支持保障主会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申办程序
第十四条 每年年初启动申办程序,由国家旅游局发出征集下一年主会场承办地的通知。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国家旅游局行文申办。
第十六条 国家旅游局依照申办条件对申办地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根据“符合条件,特色鲜明,地域平衡”的原则确定1-2个候选地点。
第十七条 在确定候选地点之后的30天内,国家旅游局组织人员对候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和推荐意见。
第十八条 国家旅游局综合考察各方面情况后,确定下一年主会场承办地,并在当年5月19日宣布。
第十九条 申办地提交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办地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措施和重要成果;
(二)承办地城市资源状况、经济实力、社会背景、城市定位;
(三)计划开展主会场活动的场地及设施情况;
(四)主会场活动详细策划方案,包括活动构架、宣传推广计划以及配套惠民措施设想等;
(五)对参加活动的各代表团、工作人员、记者、国内外来宾的接待工作方案;
(六)经费来源和支出预算等财务计划;
(七)承办地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及组织管理水平;
(八)安全预案。成立以承办地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
(九)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十条 主会场活动结束后一周内,承办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需将工作总结报送国家旅游局。
第二十一条 本规则自申办2013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之日起施行。


“中国旅游日”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中国旅游日”标志的管理,确保该标志合法、规范使用,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宣传效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旅游局拥有“中国旅游日”标志的著作权,并已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办理官方标志备案保护的登记手续。该标志只限于非商业目的使用。
第三条 任何使用“中国旅游日”标志的机构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人”)必须提前在国家旅游局备案。
第四条 使用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法使用“中国旅游日”标志。如出现违法使用该标志的情况,国家旅游局依法追究使用人法律责任。
第五条 使用人必须严格规范使用“中国旅游日”标志,不得擅自改变该标志中的中、英文文字和图形图案、组合、色彩等。
第六条 使用人在“中国旅游日”标志使用过程中,必须接受国家旅游局指导和监督。该标志具体管理工作机构为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
第七条 本办法的解释和修订权归属国家旅游局。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